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524





  登时有那眼尖的认出了从站式车厢里走出来的贾放,一群人像是见到了亲人似的一起挥手跳跃。

  贾放这次拉了武元县的袁化来给“大家伙”站台,但很显然这效果没有他自己出面来得好。袁化只能微微苦笑着站在贾放身边——他刚才自矜身份,是坐在坐式车厢里过来的,一路上自然是威风凛凛。

  但是很明显却得不到贾放那样“与民同乐”的效果。袁县令赶紧自省。

  贾放却随手塞给袁化一条新的帕子,请袁老爷擦擦脸。

  他从小园工业园订购而来的这些车厢,都是工艺成熟的成品,拉来了就用的。但是考虑到桃源寨地区较之北方,气候温暖,因此没有安装玻璃窗。

  这次贾放亲自乘坐,感受了一下,在车上的时候不觉得,只是感觉有阵阵白汽扑面而至。待到地方了下车,贾放才发觉,脸上都是细细密密的黑灰。

  使用煤炭作为动力来源,必然会造成对大气和环境的影响——这是长久以来一直使用沼气作为能源的桃源寨乡民从未体会过的。将来必定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这倒也在贾放的意料之中。

  但是只要能够发现问题,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铁道两边的隔离带遍植绿树,一定程度上能消减噪音和废气的影响。另外在蒸汽机车的烟囱出气口处增加滤网或者沉降装置,也许能够减少粉尘一类的污染。

  只要用心,贾放相信他能将这“世外桃源”的环境保护得很好。

  县令袁化到了地头,小心翼翼地擦过了脸,惯例轻咳了两声,准备开口说两句。咳过才意识到身边有官位比他更高的,袁化连忙让着贾放。

  贾放却笑道:“各位,刚才见识了这机车头载人的能力,运货的能力怕是还没见识到吧?”

  桃源寨的人们一听,便都很有眼力劲儿地跟着起哄,表示要看“大家伙”运货。

  顿时便有车站的工人上前,将车后挂着的两节客运车厢换掉,改挂上货运车厢。登时桃源寨内部的运货小铁路上,有车驾将一袋一袋的水泥拉了过来。

  水泥厂成了第一个尝鲜吃螃蟹,尝试使用铁路货运的商家——谁让水泥厂有贾放的股份在呢?

  自从第一袋水泥被运进货车车厢之后,桃源寨的居民就开始计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水泥厂的水泥自有规格,一袋是二十斤。

  第一车装了一千袋,乡民们算算,暗自咋舌,毕竟这已经两万斤了。

  谁知第二车继续装了一千袋。

  “我听说啊,这‘大家伙’本身自重也就两万斤上下,叫它拖比自己还重的货物,这……这真能行吗?”

  “未必就不行。俺家驴子每次拉驴车,车上的货物俺瞅着就比那驴子重。”

  “那是你不爱惜畜力,”旁人一起都哄笑起来,“难怪你家那头秃毛驴,每次拉车都昂刺昂刺叫得忒惨!”

  转眼间便是两千袋水泥,装上了两座载货的车厢。“大家伙”整装待发。

  而围观的乡民百姓,却没有一个愿走的,单看那“大家伙”能不能带动比它本身自重还要重的货物。

  正热闹着,桂遐学带着一群理学院的学生过来,大手一挥道:“回去每人都写一篇作业,计算一下那个‘大家伙’究竟要多少动力,才能拖动这些货物。”

  年轻的学生们望着桂遐学,其中一个问道:“桂教员,已知摩擦系数是多少了吗?还是需要我们做个实验先测试一下?”

  桂遐学这才哈哈一笑,点头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他手一挥:“这由你们自己决定。”之后又补了一句,“需要系数来问我呀!”

  这边尚是教学现场,那边“大家伙”已经启动,发出一阵长长的汽笛鸣叫,驱动轴带动动轮向前。

  “拖动了,拖动了……真的拖动了。”

  “哎呀,好像和刚才的速度没差,一点儿都没慢!这是……拉多少都能跑这么快吗?”

  桃源寨的乡民们一个个拍红了手,激动得像是几岁小儿。

  但确实,对于他们而言,货运是这条铁道最重要的功能。有了这条铁路,来自桃源寨的出产就能源源不断地运出去。别处的东西也一样能方便快捷地运进来。南来北往的货物与客商在此相遇,又能带动桃源寨的饮食歇宿这些行当。

  贾放在一旁看着相当满意:这座蒸汽机车头,自重大约在8吨上下,载货至少有20吨,载人至少可以载150人,平均时速在每小时8公里左右。

  蒸汽机车头能达到这个功率已是相当不错,小园的工程师们应当感到自豪才是。

  这时蒸汽机车已经去远,乡民们都还围拢在车站跟前,等待贾放和袁化“说两句”。

  贾放见袁化矜持,哈哈一笑,问:“袁大人胸有才学,您觉得这桃源寨第一台蒸汽机车头,应该起个什么名字?”

  贾放是完全无心的,袁化却满脸通红,一时想起了当初他给“青坊桥”起名字的往事。

  这位县尊大人憋了半天,终于小心翼翼地起了一个“瑞麟号”的名字。

  谁知贾放转头就问桃源寨乡民们的意见:“袁大人说叫‘瑞麟号’,你们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