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188





  王二郎冲那孩童瞪了一眼,心里想:这还差不多。

  他在村子中间的空地上等了一会儿,几个手下也都到了,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袖子上都别着袖章。

  这些手下也都是王二郎亲自挑的,他挑人之前曾经问过贾放,稽查队的队员要满足什么标准。贾放只说了一件:冲着解决问题去的,而不是轻易挑起纠纷。

  王二郎在村中“稽查”了几次之后深以为然,挑人便也只找那些稳重平和的,爱掐挑惹事的一概不要,果然他的队伍就比较好带——至少比赵五光的好。

  王二郎带队前往“商业恳谈会”的主要举办地,半途与赵五光的人会合。那时赵五光正在帮着桃源村一个工匠换“木轨”。

  王二郎和他的手下们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来这桃源寨也有一阵子了,日常见到地上铺着两道木轨,也见过有人用这木轨拉小车、运东西。可王二郎从没想过这钉在地上的东西还能换。

  赵五光白了同僚一眼,说:“傻愣着干啥,还不快点搭把手!今日教外村来的开开眼,全靠这个了。”

  王二郎恍然大悟,赶紧手一挥,带着自己麾下的“小弟”一起上前,帮忙抬起已经卸下的朽坏木轨,换上新的替代。

  “别看这是木头的,还真沉。”一个队员忍不住抱怨。

  “沉?”赵五光粗豪大笑,“沉就对了!贾三爷说过,这轨道就是要沉。别处的轨道都是用铜用铁做的,咱们这儿用的是铁木,才能经久耐用。”

  王二郎伸手抚着地面上新安上的木轨,问:“这东西,真那么有用吗?”

  赵五光“切”了一声,说:“这当然。以前咱没这木轨的时候,你背个三五十斤就顶天了吧?用小车装个百来斤就推不动了吧?现在用着木轨,少说也能装个五百斤,牵头驴子,轻轻松松就运到地头了。”

  赵五光越说越兴奋,伸手比划:“就比如说咱新开那砖瓦厂吧?你瞅着它离河岸边挺远,用的那些河泥要运到窑边得费挺大劲儿的吧?唉,用这木轨,推一辆小车,轻轻松松就运到了。”

  王二郎看那木轨的走向,还真是从河边起始,到那砖瓦厂还挺近的。

  赵五光继续吹牛:“咱贾三爷还说了,以后这砖瓦厂能建成个大厂,这砖瓦开始往外村运,也一样用这木轨,把砖瓦运到河边,往木筏上一送,直接运到下游。咱这砖瓦厂可不就不止做本寨生意,也能做外头的生意了?”

  王二郎挠挠头,心想:也是!可自己咋就从来没想到把砖瓦往外运的事儿?可见这眼界还是差了,和贾三爷没的比。

  但他瞅瞅这几百步长的木轨,回头望望正在兴建的新余村,问:“可现在最着急的难道不是往新村子里运砖瓦吗?为啥不往另一头延延,这样大家运砖也便宜些。”

  赵五光一副知情人的模样:“早就在规划啦!”他说,“贾三爷这次开‘商业恳谈’,也是想和上游的人定个长期的契约,让上游的人定时把伐到的铁木送来。”

  “三爷还说了,这轨道有用的很,以后不止能运货,还能运人呢!”

  运人?王二郎和他几个稽查队的手下全都傻眼了——“这……从这儿走到新余村也没几步路,犯不上用这轨道运人吧!”

  此刻王二郎满脑子都是自己窝成一团,猫在个手推车里的样子,身后是他的队员,推着他在村里巡视。

  这……和以前见过那官老爷的八抬大轿比起,实在太不够威风了吧。

  王二郎还是想自己走。

  赵五光却手一挥,学着贾放的口气:“想远一点,以后咱这桃源寨变大了呢,变成桃源乡、桃源县、桃源州了呢?方圆好几十里,几十个村。那时我赵五光要找你王二郎串门子,就跳上一辆车,车前头有马匹拉着咱,车后头装着我送你的土产……嗨,我没事送你土产干嘛……总之我去你们村串门子,马车拉着风驰电掣的,几十里地,一两个时辰就到了。”

  王二郎张大的嘴合不上了,他顺着赵五光的描述去遐想,依稀真的见到了一座大城,城外头分布着好多个村庄,村庄和村庄之间都有木轨联系,往来便捷,想去哪里,一眨眼就到了。

  也就只有在这里,他才敢这样遐想。

  “赵队长,可现在咱这儿只有四个村子,间隔也就……一两里啊?”王二郎一个手下怯生生地发言。

  谁知赵五光挺胸凸肚地说:“贾三爷说过的,一定要敢想,敢想才有实现的希望。你要是连想都不敢想……”

  王二郎激动地打断:“你说得对!”

  这俩向来喜欢抬杠,早已是杠惯了的。赵五光突然被王二郎附和了,一下子感觉非常不习惯。

  谁知王二郎掉了句书袋:“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归想,今天的差事得好好办妥。否则肖想将来,也是白想。”

  大家想想也对,便一起帮工匠装完了木轨,赶紧到“商业恳谈会”举办地去了。

  *

  桃源寨的“商业恳谈会”在原先搭建“简易活动房”的地方举行。自从余江来的新移民各自搬迁到自己分得的宅基地上去之后,这简易活动房便被拆掉了不少,材料都原样保存在贤良祠后面,说是以备不时之需,以后再用。

  但是这简易活动房还是保留了好几间——作为桃源寨集体办公室的所在地。毕竟贾放想想各村的村办公室可以暂时放在村长家里,但是管理整座寨子集体事务的办公室放在哪个村都不合适,最终就选定了这里。

  稽查队精神抖擞地走过一排活动房,王二郎的识字课已经快要结业了,一个个给他的队员讲解:“这是档案办公室,咱们的户籍身份都在这里登记,家里的人口变动一定要通知到这里。”

  “这是金融办,大家都知道这是干啥的吧?换铜钱跟流通券就在这里。”

  “这是招商办,我也不晓得这是干啥的。但听说今天这商业恳谈会就是他们办的——大家看这场地、这棚子、这摊位……都是他们折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