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130





  “皇上盼着三公子将会芳园早日修完,届时他势必亲自幸园,小住几日,缅怀故人。”

  这意思也说得太明显了。贾放与四皇子对视一眼,彼此心里都有数:既然上面的风险都已经渐渐开始转变,那么与昔日庆王新学非常类似的“格致”之理,将会面临较少的阻碍,可以渐渐在这世上开始推行了。

  ——这就好!

  一时四皇子将贾放送出了门,两人在宫门外道别。李青松和赵成两个人见到贾放出来,早已站得笔挺笔挺,毕恭毕敬地等候着贾放。

  李青松当是早就将四皇子的身份悄悄告诉了赵成,这小伙儿现在已经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哎呀我的妈,咱们主子竟然进宫了,还是个皇子送出来的——”

  他胸膛挺得老高老高,估计心里已经自封是荣国府第一小厮了。贾放摇摇头笑道:“还不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

  赵成的胸膛一下子又缩回去。

  贾放心情不错,吩咐李青松先回家去递个信儿,他自己带上赵成:“跟我去一趟百工坊,有要紧事。”

  两人一起经过打铜巷附近的集市,正好路过卖水菱角的。贾放见那新鲜的红菱红艳艳,十分好看,剥出来菱肉则白嫩嫩、脆生生的。再加上他终于不差钱了,于是打算买上一些,带回去送给妹妹贾敏。

  这种来自南方的水产,贾敏应当是喜欢。

  于是他要了一些,摊主便随意撕过一张纸,卷成一个卷,把贾放要那些熟菱角盛在那纸卷里。

  贾放接过来的时候,看见手里的纸张有些熟悉,仔细辨认,顿时发觉,那不是别的,正是昨日四皇子在坊间大放送的《万物之理》。

  第63章

  贾放认出了那一页《万物之理》之后,心里登时觉得拨凉拨凉的。

  他从“天一书局”订购了不少《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所以知道刊印一本书的成本究竟有多少。昨夜四皇子使人五文钱一本地将这书散出去,那简直就是腰包大出血。

  可是这才刚刚过了一夜,这《万物之理》的书页,就已经出现在了市井货摊上,印着力学三大定律的书页,此刻正被用来包裹着货物商品。

  卖水菱角的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见到贾放正呆呆地看着那些菱角的包装,登时笑道:“这位小爷,可是怕这纸张沁水之后容易破?其实不是啦,挺好的纸张,怎么浸水都不容易破……”

  贾放心想:那可不是么,水宪开“天一书局”的时候,一早就说过,他们书局里用的纸,绝对是全天下最好的纸。

  印数最好的纸,包货也是一流,这实在是太讽刺了一点。

  “你若是不喜欢,俺给你换荷叶来——”

  贾放摇摇头,说了声“不用”又尽量平心静气地问:“这位大婶,你这用来包菱角的纸,是从哪里来的呀?”

  “害,你问这个呀,都是咱家那口子,昨夜在东门市,被人哄骗,稀里糊涂就花去五文钱买了这个。”

  贾放心想:果然……

  “我们两口子都睁眼瞎,拿去给街上认字的先生看,说是和关扑一点关系都没有,生生被骗去了五文钱……”

  昨夜四皇子散发《万物之理》,确实曾说好好研读这本,将来再遇上宝塔实验这样的赌局,就一定能赢。这导致了很多人是因为贪图小利,才掏钱买了这书。

  “但我瞅着这字纸是真的好。我就是买干荷叶,也少不了要五六个大钱,就干脆拿这个出来用,就当昨晚那个死鬼拿了钱去买了一叠干荷叶回来,这样一想,心里头气就也平了。”

  贾放到这时候已经完全不生气了,很平静地回头,让赵成数了铜钱给摊主,自己将那用“万物之理”包裹着的水菱角交给李青松捧着。

  在任何时空,想要扭转观念,推动变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像昔日庆王那样,自上而下地推手,兀自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在他身故之后被彻底清算;四皇子昨夜选择了自下而上的手段,想用散发书籍的方法开启民智,让百姓们自发地领悟,这一步子迈得太大,其中必然会有与这摊主类似的,完全不能理解这背后的深意,只道是这一切与他们无关……

  贾放尽力调整心态,告诉自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四皇子昨夜做这样的事,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并且做好了承受损失的准备。散出去这么多本书,哪怕只能引起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注意,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可是真遇上了这种事,贾放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沮丧——这原也难免。

  他转身去了位于打铜巷的百工坊,熟门熟路,直接进后院去找他熟悉的那些工匠们。

  谁知以往热闹的院子里这会儿静悄悄的,人都不知去了哪里。贾放转了一圈,方才发现工匠们都聚在他们日常议事的大厅里——这座大厅,也是贾放惯常给他们讲解构造图和原理的地方。

  贾放进厅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留意到他,相反,工匠们人手捧着一本书,有的正皱着眉头看书,有的趴在桌面上写写画画。

  但贾放知道他们的老底,这百工坊号称聚集了天下最好的工匠,但这些匠人里,有一半是半文盲,大字识不了一箩筐——让他们看书,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贾放也没吱声,悄悄靠近铜匠老童,看他极其笨拙地拿着一枝秃头笔,将一张纸铺平了放在一本书跟前,正在纸上画着一个又一个奇奇怪怪的图形。老童也是识字不多的匠人之一,看起来他正在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别人讲过一遍的书上内容,画成一个个“鬼画符”,以便自己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