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120





  刚说到这儿,说话的人突然自己卡壳了。

  比别处“轻”,就证明这空气是有“重”量的了,否则又何来轻重之分。刚才说话的人自悔失言,忍不住轻轻地“呸”了一声。

  这如意居里渐渐响起掌声,有人赞道:“贾公子,小小年纪,颇得这辩论的真谛。”

  贾放连忙摇头,说:“我有别的法子证明给你们看,气有重量,也有压力,利用它能帮我们做成很多事——”

  谁知刚才不断反驳的人马上回过神来,高声叫道:“不对,向上走的是‘烟’不是‘气’!烟气非气。”

  这如意居里的风向登时转了,一片鼓掌声笑声,还有口哨声,一起向对方恭贺。这群墙头草的着眼点在于,贾放刚刚将一个“轻”字引申为“有重量”,从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而现在这边把蜡烛燃烧所产生的“烟”与贾放需要认证的“气”区别开,也就间接论证了对方观点的不成立。

  白马非马,烟气非气。

  纯粹从言语文字游戏上来说,两边辩得都很精彩。

  贾放却很不满意:老子真不是来参加奇葩说的呀!

  他真正想的,是通过实证来证明一些容易被人误解的现象——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动嘴皮子了,而是都动手做实验,这个社会还会是现在这副模样吗?

  贾放登时笑着说:“去拿一枚上等的无烟蜡来!”

  如意居的侍从看着有趣,应了一声,去而复返,竟当真拿了一枚名贵的白蜡烛回来。

  “无烟蜡就看不见烟气上升了。”后头有人大声提醒贾放。

  贾放登时笑道:“放心,我定然让你们眼见为实!对了,你们谁能把我那个不成器的小厮唤进来。”

  今天跟贾放出门的,不是赵成,而是李青松。他应当是在如意居的门房和其他文士的仆从书童们一起混着。

  贾放叫了李青松进来,小声在他耳边吩咐几句,还没忘了将自己的荷包连同里面的铜板和碎银子一道递给了李青松。

  “各位,稍安勿躁,我们稍许等上片刻,我就让各位眼见为实。”贾放说完,又偷偷叫过如意居的侍从,小声问他们,刚才自己在自在堂喝到的茶,还有没有了。

  如意居的侍从不敢做主,转头问了三皇子的侍从,话自然也传到了三皇子耳中,三皇子登时又好气又好笑,觉得这小子还真是会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总算是识得些好歹,知道茶叶的好坏了。

  于是三皇子手中的折扇一摇,那头侍从们就真的去给贾放倒茶去了。三皇子却在心里默默生出些欣赏,这个小子,急智是有的,只可惜那性格……而自己又偏偏已经先行一步,在桃源寨的事上先将了一军——

  其实现在想来,或许自己原本能与他相处得更好些的。

  待到贾放喝了茶,吃了点心,精神振作的时候,李青松回来了,把荷包还给贾放,说:“只用了十个大钱。”

  余人都支起了耳朵,听见了都想,十个大钱,究竟能买什么来证明贾放的论点。贾放却从李青松手里接过了一个竹篾的架子,和一团绵纸。

  ——这是个啥?

  贾放将那柄名贵白蜡烛直接插在竹篾架子底部正中,两枚竹签相交的地方。他看看不稳当,又要了些棉线,将蜡烛的底部与竹篾架子紧紧绑在一起。

  接着他将竹篾架子撑起,又将已经事先糊好的绵纸撑开,绷在竹篾架子上。

  这时旁人也已经看出来他手里这是个什么了,有人出声道:“孔明灯!”

  “对,正是孔明灯!”

  但凡见过这种能在夜空里慢慢升空的灯具之人,都已经在心里描绘这东西升空时的样子——好像,确实,能说明一点儿什么。

  “我用的无烟蜡,你们总不会再把点燃之后里面的气体认作是‘烟气’了吧?”贾放笑道。

  说着,他带头走向室外,来到如意居的庭院里,借了火,将灯上缀的那一枝白蜡烛点燃。

  室外的气象条件很好,夜空明净,没啥风。

  贾放捧着孔明灯,感受到灯内的热空气满满溢出来。他一边等待一边大声说:“这就是实证。”

  说话间,贾放手中的孔明灯已经蠢蠢欲动,贾放便慢慢伸直双臂,轻轻松开手,那孔明灯便在空中冉冉升起。

  “这个实验,同时能证明两件事,第一,整座孔明灯,连同外面的灯具带里面的空气都有重量;第二,周遭的空气对这座孔明灯产生了浮力,才让这座孔明灯能够升空。升空所产生的浮力,正是‘气’对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超过了灯的重力,灯便升空了。”

  贾放不管他周遭的人将这番话听得似懂非懂,也没管李青松正在用满怀崇敬的眼光盯着他。

  “各位,你们如能动一动手,而不需在这里空谈,就能证实很多未解的疑问。何乐而不为?”

  他一番话说得傲岸,引起了文人们一阵小声议论。这些人最不喜欢旁人说他们是“空谈”,而更希望旁人说他们是“雅士”,贾放说得戳心窝子,偏生却又很难反驳。

  “好了,各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解答了,实验我也做了,现在我要去追那盏孔明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