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70





  “瞎!那绝不可能。贾三爷年纪还小,你看他那身子骨,单薄得跟什么似的。哪里搬得动这个?”

  “再说了,贾三爷一个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一口气搬尽那么多粮食?”

  “……说的也是。”

  也有人对“力士搬运”的这个势头很担心。

  “你们说,贾三爷这么搬,会不会把咱村子里的存粮都搬尽了?”

  “搬尽了才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眼瞅着这一季的新稻都要丰收了,咱们还总守着那些陈谷子干啥?”

  桃源村里,每次“力士搬运”总能引来一番这样的议论。可是在大观园里,却没完全没有人开口。

  贾放给现有的工人们放了几天假,从园子外头带来了二十个“小工”,说是要将园子里改造水系挖池子挖出的多余土石方运走。这些小工进园之后,就负责从稻香村里把挖出的“土石方”盛放在麻袋里,放在用于运输的车驾上,然后沿着稻香村通往大观园园门外的铜轨把这些麻袋运到大观园门口。

  大观园门口停着别处来的车驾,说是会把大观园里的这些土方运到城外去。

  负责搬运的小工们沉默着,始终一言不发,只晓得干活,只有在贾放看不过眼,热情邀请他们喝水吃饭的时候才会郑重向贾三爷道谢。

  有铜轨在,他们干的活也不算重,主要的力气活儿就是把麻袋从稻香村里搬出来,送上车,然后在园门处将麻袋搬下来,送到贾府外的车辆上。

  车辆在贾府外等候着,一车装满,就缓缓驶出荣宁后街,往别处去。马上又会有第二辆空车赶上来,继续在宁府后门外等着。

  一时间,大观园与宁府后门处,小工们的身影从未间断过。

  但是修缮大观园的工程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工人、材料和废弃的土石也确实一直进进出出,不曾间断。因此荣宁两府始终无人注意。

  一直到第四日,荣府史夫人身边的赖氏终于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在主母耳边嚼起了舌根,说:“听闻这几日三爷主持修园子,却一直将园子里的东西往外送。”

  史夫人对此完全不以为意:“那院子里能有什么好东西?无非就是那些废弃不用的竹树山石、和拆下来的亭榭栏杆,老三要丢掉就让他丢掉。反正他修园子府里也没掏钱,那园子里的东西自然凭他处置。”

  赖氏讪笑着:“老奴只是在想,当初国公爷可是什么人都没问,直接向上头推举了三爷去修园子。万一老爷要是在园子里给三爷留了什么东西,三爷又接着这个机会,都挖了出来,又偷偷运了出去……”

  史夫人登时惊疑起来,口中道:“那也不对啊?园子本来是宁府的,咱们老爷怎可能越过大伯给老三在那园子里藏东西?”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史夫人还是让赖氏到荣宁后街去“盯着”,看看贾放会不会真藏了什么东西,接着这个机会运出去。

  赖氏到了宁府后门处,看见那些身强力壮的小工,一个个二话不说就往门外的车驾上背麻袋。她心里还在想:这贾放是哪里来找来的工人,竟然都不带偷懒的。

  赖氏便拿腔拿调地问来人:“你们这往车上装的,是什么呀?”

  “土!”刚卸下一只麻袋的小工看起来愣愣的,一个字都不肯多说。

  “土?”赖氏捏着帕子开始数落,“打大前天开始起,你们就在往府外运土,有那么多土好运的?还是运的……别的什么?”

  这时一个工头模样的人朝赖氏挤了过来,说:“确实是如此,土方比较多是因为刚挖了水塘。贾三爷又说园子里已经有土山了,不需要再堆一座,所以着我们把这些土方都运出去。”

  他指指宁府的院子,问:“这位大娘,请问您是这个府的人吗?”

  赖氏:……她不是的哟。

  她脸上颇挂不住,只好咳嗽了两声,说:“毕竟管着这工程的贾三爷也是我看着长大的。”

  小工们:哦!

  “不过您也别在这儿碍手碍脚的,挡着我们干活。”工头一句话就把将贾三爷从小看大的赖氏给呛走了。

  可是她到底还是不甘心,见前头两个人赶着牲口将车驾带走,赖嬷嬷忽然觉得自己年轻了十好几岁,将帕子一攥,沿着荣宁后街,远远跟在车驾后头,单看这载着“土石”的车驾到底去向何方。

  第42章

  就在赖氏偷偷跟着车驾出去的时候,贾放从大观园里探了个头朝外望望。

  十万石稻米,四天的功夫,全部从桃源村运出来,交到了北静王府来人手里。没想到装到最后几石的时候,竟然出了岔子,惹来了赖氏的注意。

  眼看着赖氏鬼鬼祟祟地跟着大车离开了,贾放却还真有点儿担心。毕竟这一位不像是个省油的灯,真要是被她追到了北静王府的货栈,到时候贾放就算是有理也说不清。

  谁知这时有人在荣宁后街另一头悄悄向贾放挥手打招呼。

  “任掌柜!”贾放赶紧过去,两人一起,沿着长长的街巷朝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