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基建高手在红楼完结+番外_58





  外头登时传来骂娘声,等候在店外的人有的大声抗议、转身走开,有的则掂了掂兜里的钱,咬着牙,提着已经见了底的粮袋上前,说:“来,打一斗米……不,粟子,粟子就好。”

  招呼主顾的伙计们明显心里也不那么好受。有个年长的走近邵掌柜身边,小声问:“师父……粮价这样高,眼见着店里那些老主顾都买不起粮了。咱们店里近日的流水也少了不少……您看,这粮价,是不是需要往下调个几文?”

  邵掌柜懒洋洋地抬起眼皮:“咱们余庆行的情形你也知道,但凡粮价往下调一文钱,那全城的百姓就都涌咱们这儿来了……大旱之年,就这点存粮,经不起这么折腾。”

  那年长的伙计想着后头货栈里堆积成山的粟米与谷子,一张口,连声音都变了调:“难道就这么看着,看着……”

  看着这世上人人煎熬?——邵掌柜在心里帮这徒弟补上。

  “活在这世上,本就是人人煎熬。”邵掌柜满脸寂寞地说,没人能明白他。

  “师父……”那伙计又开口恳求了一声。

  “这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事。”邵掌柜改了态度,脸上重新写满属于他“百谷尝”的精明与果决,伸手拍了拍伙计的肩膀,说:“这件事如果稍有闪失,不止你我要丢了粮行这碗饭,往后在这行都无法再立足。为了一家老小,这种话就不要再说了。”

  年长的伙计听见,缓缓垂下头,过了片刻,应了一声是。

  于是邵掌柜背着双手,慢慢踱到余庆行店面跟前,亲耳听见前来买粮的主顾在抱怨。他则在脸上挂起那万年不变的笑容,稍许躬身,说:“小老儿听闻,官仓眼下正在京中放粮,那粮价大约只有粮行的一半。若是您嫌这粮行的粮食太贵,去官仓买粮也是使得的。”

  原本骂骂咧咧的主顾登时泄了气:“官仓那里卖的,固然是平价粮,每天只放二百石粮食。就算是限了每人只买二斗,可是天不亮就排起了长队。我试着去买过两回,好不容易排到近前了,官仓的人就说卖光了。”

  “是呀,如果能买到官仓的粮,谁还来这粮行里买?”

  “算了,北方大旱绝收,眼下肯定哪里都缺粮。大家就忍一忍,原本吃干的,现在喝稀,原本吃白面的,现在吃小米。熬过这个夏天就好了。”

  “也是啊……”

  “大家都没法子。”

  邵掌柜郑重作揖,谢过了帮他说话的老主顾,然后转回余庆行后头的货栈。

  十几个百姓装扮的伙计这时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将背回来的粮食分门别类,倒入粮仓。这几个毛头小伙还在一路嬉笑:

  “你前头的那个,就是裕丰行的伙计,我认得的。”

  “官仓怕也想不到,他们放的平价粮,嘻嘻……全都进了京里各大粮行的粮仓。”

  *

  贾放在德安县城住了一晚,在驿站住了两晚,总共有四天没能去桃源村。

  一回京他就赶紧去了大观园,通过稻香村前往桃源村,一路上他只在想,到底用什么方式才能将桃源村的粮食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出来。

  稻香村这条通道看来是必须要使用了。桃源村那里,从各家粮仓到贤良祠已经修了轨道,而大观园里,稻香村到大观园园门也安上了铜轨。这两段分别运输都不是问题。

  但是他应该怎么让这十万石米都通过费长房那条“缩地鞭”——难道要他亲自推小车跑个成百上千回吗?

  不过如果真的需要这样做,贾放也真的不介意跑个成百上千回:权当锻炼身体了。

  或许他还应当考虑找一群完全可信的帮手,就算是知道了稻香村的秘密也无妨的——贾放在想,如果确实有这必要,他是不是该联系老爹荣国公或者伯父宁国公,看看他们两位能不能给他提供一些支持。

  正想着,贾放已经从稻香村来到了桃源村,出现在贤良祠跟前。

  他这才想起,他已经四天没在桃源村出现了——此前他可是顶着“暂住在桃源村”的人设出现的,这回他应该如何向村民们解释?

  谁知他见到的第一个村民见了他一蹦三尺高:“贾三爷回来啦,贾三爷郊游回来啦!”

  贾放:……郊游?

  好吧,就郊游吧!

  这四天就当他独自外出游山玩水了一回,现在回来了。

  这村民赶紧跑了去找陶村长,不一会,老村长就在村民的陪伴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贾放见状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

  谁知陶村长见了贾放,拍着头说:“三爷,我有一件要紧的事要对您说。上回您去郊游之前我就想对您说来着,所以我让他们您一回来就叫我……”

  贾放屏住呼吸静听——什么事这么重要?

  老村长想了半天,说:“我忘了。”

  贾放:……

  他想了想,觉得能让老人家那么上心的事必然重要,当下选择陪伴陶村长沿着村里新修的木轨走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