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2 / 2)


  吃完饭,瘦猴和刘彪都回去了。高凉和高珊洗好碗筷,准备去睡午觉,听见李俊伟在外面叫:“高凉,有你的信,是我哥写的。来得真快!”他的语气充满了戏谑。

  高凉飞快地从屋里跑出来,从李俊伟手里接过信,拿进屋里,迫不及待地将信拆开读了起来,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凉:见字如晤!在火车上看见你在月台上四处奔忙的身影时,我知道你在寻我,那一刻我真想越过人群跳出窗子将你带上火车。可惜车厢内如沙丁鱼罐头,我既不能动弹,也无法出声叫你,只能随着火车的移动与你渐行渐远。我觉得,我们的心应当是越来越近的。”

  高凉刚看了一段,便觉得不对劲,怎么写的内容跟最近的事不太切合啊,她继续往下看,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我送你的手表想必已看到,你必定会揣摩我的心意。也许在你看来,这表送得突然,事实上上次回来的时候便打算给你,怕唐突了你,没有贸然送出。我的心意你应该能猜到几分,就如同这块手表一样,我愿每时每刻都伴在你左右,不知我是否有资格做这个幸运的人?”

  高凉刹那便明白过来,这是之前丢失的那封信吧,她赶紧看落款,果然是去年十一月写的,她又看了一下信封,寄出的邮戳居然是她还在广州那几天的时候,信是李俊毅忘记寄了?还是邮局给耽误了?抑或是被谁扣住了,一直没给她发?高凉想到了罗红,但是写信的时候李俊毅应该还不认识罗红吧。这事挺戏剧性的,如果李俊毅第二封信没有追过来,他俩会不会有可能就阴差阳错了?谢天谢地,李俊毅还是很执着地写了第二封信来。

  昨天给李俊毅写的信已经发出去了,高凉当即提笔又给他写了一封,告诉他自己收到了这封信。结果她这封信刚寄出去不到一天,她又收到了李俊毅寄来的信,是她离开广州那天写的,严格来说,这算是李俊毅的情书了,不过李俊毅这人明显不是个感情外放的人,就连情书里的感情都表达得克制有礼,还不如那封表白信直白呢。这倒是高凉喜欢的风格,写得太肉麻,她反而觉得不好意思。

  高凉看完信,又回了一封信,也就是说一周不到,她就写了三封信过去。瘦猴见她又要去寄信,便啧啧感叹:“凉妹子你这是第几封了?果然热恋中的人信如雪片啊。”

  高凉红着脸说:“哪有,我这是真有事才写的。”

  刘彪正准备回去,听见他们的对话,抬起头来看了高凉一眼,过了一会儿说:“我要回去了,顺便帮你把信寄了吧。”

  高凉笑着说:“那就麻烦你了。”

  瘦猴走过来,拿走高凉手里的信:“还是我帮你寄吧。”

  第六十二章 扩大规模

  高珊和高强开学了, 李俊伟也返校了,店继续开着, 日子照旧平淡平凡着。按说这样的生活一直以来是高凉追求的, 然而她此刻却有些不满足了,因为她的心分了一份出去, 牵挂着那个千里之外的人, 有什么办法能够两全,既不与骨肉分离, 又能够与相爱的人长相厮守?高凉思来想去,觉得唯有赚钱来改变现状。

  然而要怎么才能加快赚钱的速度?高凉想了很多办法, 炒股吗?好像现在股市还没开始。倒卖吗?别说现在政策对倒卖这个事控制得比较严格, 就算是能够倒卖, 高凉也没那个本钱和命去挣,她可不是李俊毅,一拳就能撂倒一个路匪路霸。开工厂办企业也需要大量资金成本。思来想去, 还是只能开店做买卖,最好是多开几个分店, 让更多的人来帮自己挣钱。

  说到开分店,高凉早就琢磨着在城南市场盘个店或租个摊位,毕竟总让刘彪摆流动摊也不是长久之计。去年秋冬比较干燥, 几乎没下过什么雨雪,所以摆摊并没有特别困难。今年春天雨水多,这还没出正月,就下了好几场雨, 幸好并没有总是早晨时分下。但是今天的雨有点大,高凉起床之后就没停过,她觉得这种天在外面摆摊生意肯定好不了,就没打算让刘彪出摊,因此烤鸭都少做了。

  但刘彪还是准点蹬着小三轮来了,他穿着雨衣,浑身湿淋淋的,冒着寒气。高凉对他说:“阿彪,今天雨太大了,休息一天吧,不出摊了。”

  刘彪看了一眼外面的雨:“没事,说不定一会儿雨就小了。你昨晚把肉都卤好了吧?”

  昨晚没下雨,高凉已经将肉都准备好了:“我没准备那边的烤鸭,今天店里多卖一会吧,要是卖不完,就带回去放冰箱里。”有一点高凉非常得意,她自打卖凉拌菜起,就没卖过剩菜,记得头一次剩下菜还是去棉纺厂摆摊迟到,最后还是李俊毅帮忙买下的,从那以后她都很注意,宁可少卖一点,也不剩下。所以她卖的菜都是当天做的新鲜菜,从来没有顾客跟她反应过东西不新鲜吃坏肚子的,这也是她的生意一直好的原因,同一个市场的熟食档生意都快被她挤没了。

  刘彪说:“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去那边试试,少带一点去吧。”他摆了这么长时间的摊,也知道了其实每个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他想帮高凉减轻一下负担。

  高凉坚决不同意他去,她自己试过在雨里摆摊的痛苦,那还是夏天,现在是冬天,湿哒哒冷冰冰的,那完全就是虐待员工了。“今天真不用去了,在这边帮我卖菜吧,卖完了你们陪我去城南市场转转。”

  瘦猴好奇地问:“去城南市场干什么?”

  高凉说:“去看看那边有没有摊位或者店铺转让的。”

  刘彪吃惊地说:“你要在那边开店?”

  高凉笑着说:“我倒是想开店,但是不一定能开得起来,还是先租个摊位吧,这样天天推着车去摆摊也不是个事。”她开了这么几个月的店,算起来也赚了四五千,除去房租和人工成本,刨去开销,到现在手头还有两千多块钱,盘个店应该勉强能盘下来,问题是不一定有店面给她盘,所以能改善下条件还是不错的。

  瘦猴点头:“可以,我觉得不错,早就该鸟枪换炮了。”

  这天一直下雨,出来买菜的人不多,生意不怎么好,加上没去城南市场摆摊,所以积压的菜有点多,菜没卖完,高凉也不能像往常那样早早关门回去休息。瘦猴对她说:“你不是要去城南市场看摊位吗,现在去吧,晚点都收摊了,找不到人。店里我一个人看着就可以了。”

  高凉点点头:“好,阿彪你跟我一起去吧。”毕竟将来在那边摆摊的是阿彪。

  高凉骑了自行车,阿彪骑着三轮车,两人一起去了城南市场,这会儿雨已经停了,空气有些冷冽,呼吸说话都能冒热气,高凉问刘彪:“阿彪,你是不是不喜欢摆摊卖菜?”阿彪这么年轻,肯定不太乐意总跟些大爷大妈家庭主妇们打交道。

  “没有啊。”刘彪立即否认。

  高凉说:“我看你不像以前那么爱讲话了,觉得你可能有点不高兴。”

  刘彪说:“是吗?那我以后多说点话好了。”

  高凉笑起来:“也不是要你刻意多说话,就是你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咱们认识这么久了,也算是朋友了,不用那么拘束。”

  刘彪说了一句:“你是我老板。”

  高凉一愣,然后笑了起来:“你是因为这个所以不想跟我说话么?我请你帮我做事没错,但是不妨碍我们是朋友啊。”

  刘彪没再接话,不过心情明显好些了,还吹起了口哨。

  城南市场也因为下雨影响了生意,高凉到的时候,除了摆地摊的菜农走了不少,档位摆摊的摊贩都在。高凉对城南市场熟悉,和阿彪在里面逛了一圈,然后发现有个档位上放了几个菜篮子,两个大娘正在卖白菜和萝卜,水泥台子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高凉心下明白:“大娘,这不是你档位吧?”

  大娘赶紧摆手:“不是,不是,我们见这里没人,随便放的。这儿没雨。”

  高凉便问隔壁的老板:“老板,这儿怎么没人出摊?”

  隔壁是个卖菜的摊子,老板说:“哦,到期了,生意不好,没再续。”

  高凉站住了,看了一下四周,这个摊位比较靠里,位置差一点,但也不是真的很偏,毕竟市场的档位都是紧着市场中心位置修的,四周的空地是留给菜农和小贩们的。高凉问刘彪:“阿彪你觉得这个位置怎么样?”

  阿彪说:“肯定不如市场口客流量大。”

  高凉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租下来,便问隔壁的老板:“老板,要是我想租这个摊位的话,跟谁去租?”

  老板重新打量了高凉一眼,觉得她年纪也不大,不像是会做生意的,便说:“你租了干什么?这儿位置偏,生意难做。”

  高凉笑着说:“我就是想试试。麻烦你告诉我吧。”

  老板随手指了一下市场边的一个房间:“你去那儿边问问。”

  高凉又笑眯眯地道谢:“谢谢老板。对了,能告诉你这摊位是怎么租的吗?多少钱一个月?”

  高凉笑起来的时候甜美可爱,伸手不打笑脸人,老板便说:“三四十吧,至少签半年合同。”

  高凉点头:“谢谢老板,祝你生意兴隆!”便赶紧朝市场管理处走去,问了一下,整个市场就只有那个摊位是闲置的,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张口就说租金五十块一个月,签一年合同,高凉皱眉:“你们这儿没有统一规定吗,怎么价格都不一样?”

  “位置不一样,价格当然不一样。”对方是个中年男人,一脸脑满肠肥的样子,抱着个大火炉烤火,头也不抬地和高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