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8节(1 / 2)





  [勤学苦读,奋斗大学]

  他:[……你写标语呢?]

  她发过来一串大笑的表情。

  莫名其妙的,庄家明郁结的心情松快了许多,困意上涌。而她非常默契地发来消息:[我困了诶,睡觉了,晚安]

  [晚安]

  他也睡下了,一夜好梦。

  *

  再回学校的时候,高三真正来临了。

  开学典礼就是动员大会,校长在台上苦口婆心地演讲了半个多小时,什么“你们是最后一年了”“以后是上班做白领还是去工地搬砖就看这一年了”“再不拼就没有机会了”巴拉巴拉,唾沫横飞,足足喝了三次水。

  效果不好不坏,有人被气氛感染,临时悔悟,决定从明天开始好好学习,也一定有人不痛不痒,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芝芝以前是很讨厌这种事的,高三多重要这个命题,讲一次就够了,翻来覆去一年里不停洗脑,超级烦。

  但现在不这么想了。

  外部环境对于人的约束真的太太太重要了。

  这种所有人都在为一件事而奋斗,大家都在拼命学习,老师们也不计一切帮你学习的氛围,就好像滚滚洪流,推着你往前走。

  她坐在教室里,坐到那张课桌后面,自然而然地就会进入到学习状态——这不是心理作用,而是身体在做过千百遍后产生的记忆,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注意力切换到学习模式。

  只有过来人才明白这是多么难得。

  最开始工作的时候,她每天要处理很多邮件、微信,社交媒体还会时不时弹出通知,同事会问工作,领导会追问进度,永远有事会打断思路。

  要集中注意力做什么事,很难。

  她读大学的时候,还能心无旁骛地读完一本书。等到工作两年后,再也没法那么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工作五分钟,手机五分钟,成为了常见状态。

  不得已之下,她只能自己解决。

  办法有二。

  正式工作开始前,泡一杯咖啡,然后坐下来工作,就算会分心也坐着。久而久之,泡咖啡就成为了一种启动仪式,当她端着咖啡杯坐下的时候,身体就知道,哦,工作时间到了,如此就能更轻易地进入工作状态。

  同时,她还使用了奖励措施。

  工作是反人类的,很痛苦的,也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她把任务分解成许多个阶段,每完成一个阶段,心理上就会有成就感,然后再吃一点甜食。大脑爱甜食,糖分就是最好的奖励。

  双管齐下,才扭转了自己糟糕的习惯,更专注于工作。

  ——所以她后来升职加薪了。

  但是现在,完全不需要。

  十几年读书下来,她坐到课桌前,身体就知道要学习了!

  做完一道题目,有成就感,写完一门功课,感觉自己棒棒哒,放眼四周,大家都在学习,没有人会打搅你,没有智能手机分散注意力。

  学校、社会、家庭,不遗余力地制造出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

  芝芝感动得都要哭出来了。

  这么好的环境还不好好珍惜,努力学习,简直暴殄天物!

  不过,像她这么有觉悟的学生还是少数,在绝大部分同学看来,高三真是让人头皮发麻。

  林老师一反高二时比较宽松的管理态度,早晨早早就到了教室,坐着等学生们一个个进来,若是谁在响铃时才慢悠悠地进教室,必然会遭到冷冷一笑。

  上课的时候,她也会时不时出现在教室后门,瞅瞅有没有人开小差。坐后排的学生们不止一次被窗上映照出来的面孔吓到。

  更惨的是,美术课和音乐课本来是单双周论,现在好了,双周一轮,一个月就一堂美术和一堂音乐。课上也不再教画画,变成了鉴赏。

  啥叫鉴赏呢?美术就看看艺术品,音乐就看看歌剧什么的,老师们聊聊中外的艺术家,讲讲达芬奇啊莫奈啊莫扎特的历史,就当给学生们扩充知识库了。

  体育课倒是依旧一周两节,然而……大家都懂的,总有那么几堂课,体育老师“有事”,变成了数学/英语/语文。

  唯一令人安慰的,大概就是七点钟准时收看新闻联播了。

  2012年过去了九个多月,都发生了点什么呢?

  黄岩岛事件。

  中国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7062米,创下纪录。

  伦敦奥运会。

  阿姆斯特朗逝世。

  八卦一点的还有红歌事件(芝芝都不记得这件事了)、《中国好声音》首次播出、《江南style》开始流行(忘不了忘不了,还会唱)。

  然后,9月末的一天,她看到了薄xx被开除党籍的新闻。这一度成为历史和政治老师的课堂话题。

  但芝芝知道,下个月还有一件更劲爆的事等着大家: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